Description
2014年大滇制茶日记:春天的故事
2014年的春天,来得比往年晚些。亲爱的大树茶,依然要在一周后才能上市,漫天飞舞的传言,让价格飞得很高,很高。换来的结果是,茶商们吧钱包捂得更紧更紧。
迄今为止,各地区的情况都一样,台地茶、小树茶全部都比去年的价格巨幅上涨,但初制所没有大量收鲜叶,即便收,也是控制在跟去年差不多的价格。有量的收购,还没有发生。一公斤二公斤的样茶价格,是主流。
我就不跟这个混乱的市场添乱了。一两公斤茶叶,解决不了问题。潜心在仓库里做点事,或者去探索新的茶区,是正道。
我就不跟这个混乱的市场添乱了。一两公斤茶叶,解决不了问题。潜心在仓库里做点事,或者去探索新的茶区,是正道。
既然新茶如此飞涨,那么,拿点老茶出来分享,应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,有利于降低CPI。大滇新茶的减产已成定局,有几年陈期的茶可以出仓了。
所以,在今年春天,推出的不再仅仅是当年的新茶了,翻仓库,或多或少,总会有一些发现。
发现之一,是老沱茶。2008年的光沱,套上一个包装,就是大滇701批的新产品了。名字叫做大滇特沱。
这个茶没什么特别之处,仅仅只是陈期七年而已,仅仅是勐海味道而已,仅仅是甜滑厚都齐备而已。用料只是勐海茶区正常的原料而已,干仓存放,无堆味、也没有明显的陈味而已,我找不出什么优异的特点来说这个茶,好喝、口粮茶,这么说够不够?
七年的岁月,让这个茶可以现喝,好喝,但不会让你丹田发热,不会让你飘飘欲仙,不会让你余香绕梁三日不绝。
区区一个沱茶而已,区区一个熟茶而已,只因为七年的时光,让我给予它四星的评价。大滇七年特沱,真实的年份,真实的口感,你喝的仅仅只是一个平民茶。
顺便说一句,我很抱歉,当年的工艺无法跟现在相比,杂质挑拣没那么干净。一百个沱茶里,也许会有一个两个 有编织袋的丝,稻草或者其他杂质,如果发现,我很遗憾,今天大滇的产量里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,是不可原谅的。而在七年前,大滇号才起步,你懂的,思密达。
大滇七年特沱,当然不可能有成吨的量。几百公斤而已,品饮此茶的主要价值是:七年的干仓滋味,到底是什么滋味?如能给您解惑,此沱死而无憾!
大滇飞扬于2014年3月13日夜


Reviews
There are no reviews yet.